狹長的樓梯、雜亂的中庭、悶熱的走廊及曖昧的霓虹燈,不到十坪的房間有張新送來的床,還有漆成希臘風的藍白陽台和吊蓆,問為什麼搬來這麼遠,遠到令人懶得到這兒來聚會,朋友說,因為這兒離她比較近。

距離和感情是不是成反比?

交往多年的兩人,聽在朋友耳中的是,從來她就是出名的嚴,似乎將他所有的時間及空間都縮短在她所能觸及的範圍裡面,但他還是能夠空出腿,他覺得她不了解他,她也不知道自己不了解他,於是他和她最後選擇分開。分開了之後的他們,多年後仍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關係,男方曾經也詢問女方復合的意願,但後來卻就一直維持著現狀,與對方及他方,她認為現在這樣就好,而她還是能要求他的行蹤,當朋友批評時他會替她辯解,而他猶豫與抉擇時總放不下她。

空窗期,一份辦公室的戀情找上他與另一個她,單調的婚姻裡她發現了心靈的歡愉,她為他挪出了感情、身體、時間與空間,當她愛上他,希望他們只屬於對方,於是她放棄了婚姻,為了想縮短彼此的距離,她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,為了未來與幸福,她為他規劃一件又一件需要執行的項目,甚至是另一段婚姻,但她卻只漸漸得到他的沉默。

一場旅行,他一手為以前的她帶回了一件又一件禮物,另一手卻沒為現在的她帶回什麼,就連空氣也沒有;一次遷徙,他自動搬到了離以前的她很近的家,而現在的她只能在電話中說著害怕失去他。

我並不想深究那些關於道德倫理孰對孰錯的部分,單純只想講距離與感情之間的關係,這似乎也算人性的一種,總是看在眼裡的比拿在手裡的好,然而丟掉了之後又覺得拿在手裡還是要好得多。距離縮短,人與人互相了解了,美好的投射的幻想就少了;幻想少了,就考慮現實了;考慮現實了,困難與摩擦就多了;困難摩擦多了,感情就淡了;感情淡了,距離就拉遠了…然後呢?然後不是保持著遠距離繼續戀愛,就是找個新距離來重新拉近,接著就再繼續重覆這樣地迴圈,一遍又一遍。

這個循環真是讓人覺得好笑,而且最有趣的是,距離與感情總是有一邊加多,另一邊就減少,很少是兩邊一起變化,當然啦,剛被荷爾蒙控制及連注射荷爾蒙都提不興(性)趣的階段的兩人,大概是唯一會「同時」積極縮短、拉遠距離和積極增加、減少感情的時候。所以像上述的事件,當A女想縮短距離,A男則漸漸退後,最後感情消減到無法維持而分手,多年後A女圍出禁止跨越的黃線範圍時,A男卻反過來想拉近且產生更多對A女的感情,反觀B女,認真的想要靠近自己一心認為的幸福,卻沒料到反而是種下了感情漸行漸遠的種子。

相似與相異的情節在世界各個角落上演,從這些故事裡我們似乎窺見像是「規則」的行為模式,於是我想,那也許就叫人性,但即使透析了人性,要能主宰它而不是被它控制是很不容易的,有多少人能把感性與理性運用的恰到好處?又有多少人能將自我與利他處理的恰如其份?我只能說,有些課題,可能花一輩子都還是那麼難解。

你認為距離和感情是成反比嗎?

我認為距離和感情是成正比,因為縮短了距離,也就縮短了感情,不過,拉長了距離,到底是拉長了還是拉遠了感情,我可就不敢說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